盛绮只背了个双肩包轻飘飘地回海城,但再离开准备回阳城时却不那么轻松。
来的时候带了两套的换洗衣服,回阳城的前一天,就见姥姥和姥爷嘟嘟囔囔,走来走去琢磨再给她带点什么东西。
“绮绮爱吃李子,还有毛桃,搁家里拿点带走。”
姥爷一拍脑袋,就准备去村口的摊子上买点李子了。
“姥爷搁超市就能买到,我带回去也太沉了。”
盛绮无奈地开口。
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的通病,尽管如今生鲜物流早就已经无比发达,什么水果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,但老人家总认为那超市里卖的水果及不上自家的。
“那能一样吗品种都不一样。再说了,那运输过去的水果都是硬生生捂熟的,能好吃吗”
“等会儿让你小姨找个泡沫箱子缠上,拎着上动车也不费劲。”
姥爷一挥手,直接安排好了。
盛绮扶额,问题是就带水果也就算了,她姥,她小姨也忙忙叨叨准备东西呢。
厨房里正“当当当当”地剁着肉馅,尽管盛绮说自己现在才已经学会做饭了,在家也做饭吃,不会总吃外卖和餐厅。
但对于她的话,姥姥和小姨都投来了和蔼而不拆穿的目光。
绮绮自己做的饭,估计是煮个挂面,炒个蛋炒饭吧。
孩子能自己下厨就很不错了,还是多给准备一点存粮吧。
小姨夫此刻正甩着膀子哐哐剁肉馅,小姨和姥姥则是掰着手指头想着还能给她带点啥。
“哎呀,早知道昨天赶集,再去给绮绮买十张火烧拿走。”
“包点包子饺子馄饨放冰袋,就怕现在天热坏了。”
“这大夏天什么都不方便。”
盛绮买的是周一中午的动车票回阳城,小姨夫和小楠该上班上班,该上学上学。
小姨则是问隔壁家亲戚借了车子送盛绮前往动车站。
正午的阳光尚烈,盛绮在车子里吹空调还觉得凉爽甚至有些发冷,一下车热浪扑面而来,让人只想迅速逃离,钻入空调房中去。
盛绮背着双肩包,手里推着一个20寸的小行李箱。
这是小姨不知道从家里哪疙瘩翻出来的,里边装着满满当当的水果,咸菜,还有自家包的速食。
从海城到阳城,两三个小时的动车,盛绮把今日的读书任务完成。
中午上动车,等到了阳城动车站再转地铁回家,这一路折腾下来,到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。
五点多的阳城,天色明媚,阳光热烈,盛绮才踏出地铁,瞬间宛如进入了一座巨大的蒸笼。
盛绮把行李箱推向一旁,脱下双肩包打开了家里空调,实在是没有力气了,好疲惫。
每一次坐车都差不多,明明在动车上也只是两三个小时,没有很长时间,坐地铁加走路半小时回家,可就是感觉整个人的身体都被抽空了。
空调的凉气弥漫,盛绮瘫在沙发上一动都不想动。
因为之前一直背着双肩包做地铁的缘故,又走了不到十分钟的路回家,只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湿漉漉的。
她在心中计算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得把行李箱和背包收拾了,走了一星期,家里的灰尘也不少,需要大扫除清理,身上的衣服换洗,晚上练个琴,差不多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。
磨磨蹭蹭地躺了半小时,稍微觉得有些吹得凉了,盛绮才起身换衣服,放水,干活。
等到一切都处理完毕,盛绮歪歪扭扭地吃着楼下外送上门的冷面,喝着冰雪碧,吃着冷空调,畅快地往沙发上一趟。
舒服了
打开系统个人面板看一眼,总财富值8534金币,在老家呆了一周,原本有着1034金币,靠着日常任务和被动奖励赚了250金币,盛绮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加着加着就有这么多了。
还有打工任务结算后直接给加了500金币,盛绮一下子颇有些穷人乍富的感觉。
今天是周一,盛绮上上个周五回海城,在村里老家呆了一周多的时间,这段时间里也没有摸过琴。
等到她用调音器重新校音。手指触碰到琴弦都有些颇为陌生的感觉。
打开音频和视频开始慢慢熟悉,不知不觉练了一小时的时间,盛绮才觉得找回了些手感。
不练琴是真的会忘的。
盛绮看着任务面板上的打工任务又变成了空白。
她回家一周多点的时间,大概收拾了五六次房间,临走的时候姥姥塞给她一千五百元,五百元是给她的工资,一千元让她自己注意吃饭,吃点好的。
等到在动车站下车的时候,小姨又塞给她一千块,让她吃点好的。
盛绮本就不缺钱,家人总怕亏着她填补着,容不得她不收。
在老家这一周,平日里生活用品什么的也不需要盛绮买,加上本身也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,整个人都有些无欲无求。
看着自己面板上的八百多金币,除了价格最贵的古琴,其他的普通商品盛绮可以直接拿下好几种。
在家刚好度过了两个周日,系统又上新了些不咸不淡的日常用品,锋利菜刀,无害电蚊香,家用吸尘器,小型手持挂烫机
对于盛绮而言,属于买也行,能用上,不买也行的范畴。
除了刚开始系统上新的阶段,盛绮觉得什么都是好东西,都想要攒金币拿下。
现在渐渐的,上新的商品越来越多,她在买东西的纠结与取舍之间,倒是慢慢看得开了。
东西确实都是好东西。
但就像是墨水屏的器,系统商城内当时直接上新了三种,包括显示屏和手机。
盛绮一门心思想着攒够钱全部拿下,但是没考虑过自己的真实用途和使用频率。
想要都买下来的心思大概是好东西,我选择全都要
那会儿商品不多,还想着攒攒金币就能够都买下来。
如今以系统商城一周一上新的频率,经常上新盛绮能够用上的新产品,买下来之后小金库归零,攒钱之路就又得重新开始。
这个也想要,那个也想要,两相对比之下就有了取舍。
就像是盛绮曾经做的断舍离系统任务一般,很多东西就是自己觉得诶,好像有点用,留下来了。
但实际上留下来之后一直放在箱子里吃灰,用不着还占地方。
墨水屏固然护眼,盛绮读书的时候也用得到。
但一个墨水屏器足以满足她日常在家里的需求。
墨水屏手机的其他功能根本无法与正常手机相比,而墨水屏显示器更多的是对于长期对着显示屏敲代码,写东西,查资料的人员更加适用。
这么一想,除了自己本身的收集癖,墨水显示屏和手机她完全不需要买嘛。
还有系统出品的防晒霜,防晒帽,防晒衣一流。
价格有的适中,有的贵,效果也许会比现实中的相对更好一些,但其实正常商品是可以达到平价替代效果的。
盛绮要是有着几万金币,当然可以全部拿下,买买买。
但没有那么多钱,面对这些有些用又没什么大用的商品,取舍之时就更需要仔细思考,合理规划购买。
盛绮看着手机上的日历,不知不觉已经是七月中,而她学习乐器的短期任务也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。
因为回海城耽搁了一堂课的进程,如果之后又发生什么意外,这任务可能就完不成。
临回老家之前,盛绮早就把冰箱清理干净,免得回来里面的菜肉都放得发霉长毛。
姥姥和小姨给带回来的各路食品重新塞满了小冰箱,只是没有什么新鲜蔬菜,盛绮想着明日去生鲜超市采购一番。
在海城老家和阳城都是早起,盛绮回来这几天倒是不需要调整作息,健康的很,只是散步遛弯的时间渐渐改了,时而早上,时而晚上。
每日刷一刷微博和好友圈,就会发现高中大学同学几乎都已经放假,有的选择去打暑假工,有的已经开始主动找实习,有的和家人恋人友人出门旅游。
盛绮高中的几位好朋友,有的留在了大学所在城市实习,有的已经报名了相关的专业培训,原本小群里讨论着暑假什么时候聚个会。
可各个归期不定,回家的时间不定。天南海北的,想凑齐人也不容易。
不管他人的日子怎么样,盛绮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。
周五去琴院上了一小时课,沧海一声笑的学习结束,盛绮开始了新内容,泛音。
课后盛绮想了想,主动报名参加了琴院下个月的雅集活动,当然,只是一名观众。
虽然每日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并不觉得无趣,但每周出门接触接触新鲜人,新鲜事透透气也不错。
盛绮回到阳城半个月,系统仿佛陷入了平淡期,除了日常任务照常奖励,以及是不是冒出来的被动奖励,居然一个新任务都没有发布。
盛绮想了想,可能是自己现在的生活过于平淡,大概有时候系统任务也是需要与现实关联进行触发的。
八月的阳城可谓是盛夏,不同七月时不时的阴天闷热,早上六点钟起床散步一小时之后,盛绮一步都不想迈出门。
天气实在是天热了
在太阳光下走上十分钟,只觉得瞬间就汗流浃背,身上也黏糊糊的。
到了晚上气温也不见下降多少,除了呆在空调房里简直别无他法。
对于一年四季,盛绮没有什么偏爱亦或是厌恶之极,海城阳城都是四季分明,春秋的时间稍微短一些。
春天乍暖还寒,有风沙,天气忽冷忽热的。
夏天酷暑难耐,走在外边就像是进入了大烤炉。
秋天秋高气爽,气温也是令人琢磨不透,前一日穿半袖,后一日套棉裤。
冬日零下十几度是日常,大雪寒冰,出门走路都费劲。
细细说起来,每个季节盛绮都有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由,但也记得不同时节的好处。
春天里那才冒出来的翠绿新芽,夏日的冰西瓜,冷饮,喧嚣的小吃夜市,秋日里去登高爬山,看万山红叶,冬日那皑皑白雪覆下,冰雪晶莹,恍如仙境。
总有一些小确幸蕴含在记忆之中,令人难忘。
又一个周五的古琴课下课,盛绮看着日历计算一番,她已经上了六堂古琴课了,散音,泛音,按音都已经学会,如今每天自己的练琴一小时之后,她又给自己加了单独练习泛音调弦的任务。